发布时间:2022-08-28 20:19 | 来源:陕西文明网 2022-08-19 | 查看:386次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自8月10日陕西本土疫情发生以来,有一群人顶着高温酷暑再次白衣执甲,奔赴抗疫一线,防输入防扩散,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
天还没亮,核酸采样点的医护人员就穿上防护服忙碌起来。他们的衣服被汗水浸透,仍然无怨无悔地坚守阵地;
采样消杀人员披上白色“战衣”,佩戴好防护装备,背着沉重的消毒器械,穿梭在楼宇、商超等各个防疫点;
负责救治患者的医护人员奋战在风险更高的一线,克服特殊条件下的种种困难,与死神直面较量;
……
他们,就是最美的三秦医务工作者!
他们竭尽全力向前奔跑,因为抢救生命需要争分夺秒;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咬紧牙关、勇往直前,因为在抗疫战场上需要这样勇敢的“逆行者”。
2022年8月19日是第五个中国医师节。今年中国医师节的主题是“‘医’心向党、踔厉奋进”。在节日到来之际,记者走近这群可爱可亲的三秦医务工作者,向他们致敬。
孙联珍:一生奉献给老区医疗卫生事业
获奖后的孙联珍。
从韶华到白头,孙联珍把一辈子都奉献给了延安的医疗卫生事业。退休后,她婉拒高薪聘请,继续留在当地义务坐诊,一直工作到82岁。
“无条件服从组织分配,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这是年轻时孙联珍坚定的信念。
1955年,24岁的西安姑娘孙联珍从西北医学院毕业,被分配到延安地区医院。当时的她没有想到,自己此后的60多年都和延安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延安的医疗条件非常差,把窑洞收拾收拾就是病房,医生做手术时,只能用煤气灯照亮,此外,医生还要经常赶到老乡家里抢救病人。有时候半夜三更老乡从几十里地外赶着毛驴来找孙联珍,她不管三七二十一,背着药箱就走。有一天晚上,孙联珍和同事乘坐的出诊车撞到土梁上,坐在前排的孙联珍一头撞向挡风玻璃,把玻璃撞出一个大洞。
那时的延安,像孙联珍这样科班出身的大夫并不多,她很快成为医院妇产科的主力。当时的延安地区医院妇产科有14个医护人员,住院床位经常全满,最后连科室的护工都会接生了。有时候医院床位不够,医护人员把办公室桌子一拼就开始接生,只为能顺利接产一个婴儿。
“医生的一刀一剪都关系着病人的生命,一定要仔细,一定要认真,一定要严格,绝对不能有半点马虎。要对病人负责,不能出丝毫差错。”孙联珍经常对身边的人说。
从韶华到白头,孙联珍把一辈子都奉献给了延安的医疗卫生事业。退休后,她婉拒高薪聘请,继续留在当地义务坐诊,一直工作到82岁。
从医至今,孙联珍三次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三次获得“全国卫生先进工作者”称号。2019年,孙联珍获得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授予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对于这些荣誉,孙联珍从不愿让人看。在她心里,最看重的还是患者对她的认可。
“我有啥自豪的?国家培养我学这点知识,能给病人解除一些痛苦,我就觉得心满意足了。”孙联珍说。
李建军:照亮万名患者的人生之路
李建军正在给患者做治疗。
“我始终在想,一定要让当地医生掌握过硬的技术,一定让他们成长起来,更好地为当地老百姓进行医疗服务。”李建军说。
宁陕县医院是西电集团医院的支农定点医院。眼科一直是宁陕县医院的空白,以至于县上的很多眼病患者要去外地治疗眼疾,甚至还有人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李建军作为西电集团医院眼科主任,从2013年9月开始帮扶宁陕县医院眼科。每周六早上5点,李建军都会准时起床赶往医院,带上所需的医疗设备,6点准时出发前往宁陕。在那里,等待他的是过去一周当地无法完成的眼科手术。这样的日子,李建军一过就是9年。
2015年3月开始,李建军带领团队成员先后到宁陕县3个敬老院开展眼病筛查,看到很多孤寡老人患有眼疾后,决定给他们免费治疗。截至目前,江口镇敬老院的30余名眼疾患者、城关镇敬老院的20余名眼疾患者得到了免费治疗。
82岁的邱田志就是得到免费救治的患者之一。17岁时,邱田志嫁到宁陕县深山里的一个小山村。爱人去世后,她住进了养老院。与爱人相依相伴60余年的点滴片段,成了她最珍贵的回忆。邱田志最大的愿望是去老伴儿的坟上看看,但这个愿望因为白内障导致她双目失明而显得遥遥无期。李建军的到来,让她的愿望得以实现。
“把手术一做就能看见了,生活也会变得越来越好。”李建军常常对敬老院里的老人们说。
9年来,李建军共往返宁陕县医院500多次,主刀手术1500多台,并在宁陕县医院建立了眼科工作站,完成了医院眼科医生的带教任务。现在,他帮带的医生都能够独立完成眼科常规手术,技术能力达到了县级医院眼科的专科水平,使当地超过80%的眼病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治疗。
“我始终在想,一定要让当地医生掌握过硬的技术,一定让他们成长起来,更好地为当地老百姓进行医疗服务。”李建军说。
杨嫱:守好外防输入的“第一道关”
杨嫱(左二)在队员执行任务前都要检查防护服的规范穿戴,用胶带将袖口处做到完全封闭。
从严寒到酷暑,从黑夜到白天,杨嫱和队员们始终牢记“时间就是生命,呼叫就是命令”的初心使命,奋战在疫情防控最前沿。
白衣执甲,逆行出征。新冠肺炎疫情袭来,杨嫱所在的西安急救中心第一时间成立西安市新冠肺炎转运队,负责所有西安市内及境外输入的疑似、确诊及危重症患者转运工作,成为外防输入的“第一道关”。
“当我按下那个红色手印的时候,我就觉得,不管什么时候我都应该义不容辞地站在第一线。”杨嫱说。
新冠肺炎转运队从成立之初,就承担着西安市新冠肺炎疑似、确诊及危重症患者转运工作,还需要对日常工作各个细节严格把控,包括清点储备防护物资,对工作区域及值班室、休息室进行日常消毒。
负责控感工作的杨嫱同队长商定后,制定了严格的工作流程和控感制度,不断完善穿脱防护装备及车辆洗消流程与标准,每日对防护装备的穿脱随时进行抽查,确保不能有一人感染。新冠肺炎转运队每一次出诊前,负责控感工作的杨嫱都会在车前进行最后一次安全检查,内容包括防护服穿脱规范、口罩的气密性、防护眼镜的定位、应急物资和消毒用品的携带、对讲机电量、车辆油量等。这是保障转运队员安全的最后一个关卡,也是控感监管的一道防线。确保没有遗漏后,杨嫱才会确认出发指令,并祝愿转运队员平安归来。有时候一天下来,她发现自己忙得一口水都没喝。正是杨嫱把这些繁琐细微的工作当成“大事”去干,才保障了转运队员的“零感染”。
“转运工作看似简单,其实需要很高的急救水平。尤其转运插管患者,在狭小的车内空间与患者零距离接触,还要确保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稍有疏漏就会被感染,每一步都生死攸关。”杨嫱说。
疫情防控常态化后,杨嫱又主动要求到“外防输入”任务最重的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承担转运任务。面对入境旅客的焦虑、紧张和担心,穿着防护服、戴着防护面屏和两层手套的杨嫱说得最多的是:“请放心,我们在!”
截至7月30日,杨嫱已经奋战在转运一线两年有余,最长一次有半年多没有回家,她和队长共同指挥协调完成了10226人次新冠肺炎相关人员的转送任务,高质量完成了987架次国际航班保障任务。
疫情防控仍在继续,坚守仍在继续。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她将压力化为抗击疫情的动力,和队员们同心协力、与疫情抗争到底。从严寒到酷暑,从黑夜到白天,他们始终牢记“时间就是生命,呼叫就是命令”的初心使命,奋战在疫情防控最前沿。
刘昌:让无数人摆脱病痛阴霾
今年年初,刘昌(右)作为西安交大一附院援西安市胸科医院医疗队领队,带队凯旋。
她对每一位患者“不抛弃,不放弃”,在与死神的博弈中,一次次用行动印证了对生命的敬畏、对医德的坚持。
作为一名医师,她从事临床工作近30年,一直以“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为宗旨,用一双手给患者带去重生的希望,为无数不知所措的家庭驱散阴霾。
作为国内肝胆外科领域为数不多且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女性,她巾帼不让须眉,拼尽全力,把在死亡线上挣扎的病人拉回来,用点点滴滴践行着“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位患者的坚定信念。
她就是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刘昌。
“每一个病人来找我的时候,就是把生命交给我。一定要敬畏生命。”刘昌说。
泡型肝包虫病被称为“虫癌”,致死率高。曾经有位藏族患者饱受病痛折磨,辗转求医未果。刘昌参与会诊后,迅速组织多学科讨论,制订出严密的诊疗计划,同时结合患者经济困难的状况,帮他节省开支。患者最终病愈出院。多年来,她多次走访肝包虫病多发地区,对多名患者的治疗进行指导并参与会诊,提供新技术、新思路,在推进当地医疗水平提升的同时也为患者及家属带来福音。
有一位肝移植术后被包虫侵袭多个脏器的患者,其腹腔粘连严重,手术难度大。刘昌带领手术团队在手术台上连续奋战16个小时,最终患者康复出院。
在刘昌的从业经历中,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她在与死神的博弈中,一次次用行动印证了对生命的敬畏、对医德的坚持。
对于外科大夫而言,患者生命的危机与转机就在一瞬间。为了危重症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刘昌牵头打造了一支品格优良、技术过硬的外科重症团队,救治了大量急危重症患者。
“要让这些复杂的手术获得好的效果,需要很多手术前的研判和每一次有可能发生风险的处理预案,更重要的是团队的协力合作,才能得到最好的结果。”刘昌说。
据了解,刘昌牵头成立的“西北复杂腹腔感染联盟”,提升了西北地区腹腔感染患者的救治成功率,首次提出了“泛复杂腹腔感染”概念和“腹腔感染分区”理念,获得国内外专家广泛认可。
程梅:用担当织密“安全屏障”
程梅跪在地上给孩子进行核酸采样。 照片均由陕西省卫生健康委提供
在疫情防控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程梅义无反顾地用责任守护着“万家灯火”,用担当织密疫情防控“安全屏障”,用大义诠释着医护工作者的初心。
今年1月2日,甘泉县中医医院针灸科护士长程梅跪在地上给孩子进行核酸采样的照片,在很多人的朋友圈里“刷屏”。那天正值元旦假期,迎接新年的喜悦和对战胜疫情的期盼在人们心里交织,这一幕仿佛是一种特殊的仪式,拨动了人们的心弦。
“娃娃岁数太小了,把他抱起来太高了。他站着我跪着的那个高度正好,然后就是下意识的动作,没啥感觉。”谈起触动人心的那一幕,程梅淡淡地说。
1月1日下午,医院接上级通知,由于确诊患者持续高位,加之返归人员增加,县里决定开展新一轮的全民核酸检测。时间紧、任务重,医院迅速安排采样人员及物资。程梅第一时间主动请缨加入采样队伍。
“听从院里安排,我怎么都可以。”程梅说得最多的就是这句话,组织让去哪她就去哪。她带领全科护理人员,常常是天未亮就踏上了征程。乡镇、街道、机关单位、隔离点、居民家里……凡是需要她的地方,都留下她忙碌的身影。随着疫情的发展,核酸采样任务日渐繁重,辖区内有很多居家隔离人员,需要上门入户采样。程梅的手机24小时不关机、不静音,一直就放在身边。每接到一项采集任务,程梅都是第一时间出发。有时是刚刚端起饭碗,有时还在睡梦中,有时是这项采集任务还没有完成下一项任务就分派下来了……在核酸采样的队伍中,她是排头兵。
“坚持坚持再坚持,大家一样辛苦。”她一直这样鼓励着自己和同事们。“放松,用嘴巴呼吸……”零下十几摄氏度的室外,手脚早就冻麻了,她不时跺跺脚、揉揉手,虽然戴了两层手套,但还是抵挡不住寒风的侵袭,尤其是每采集一人就要消毒一次,手会变得更加僵硬。有时手裂了口子,用完消毒液,再用流动水清洗后,生疼。外面寒风刺骨,防护服里常常是湿透的;摘下口罩,脸上是红肿的勒痕;脱掉手套,手被汗液浸泡得发皱发白……即使这样,她没有退缩,一次次完成标准、规范的采样操作。
在疫情防控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程梅义无反顾地用责任守护着“万家灯火”,用担当织密疫情防控“安全屏障”,用大爱诠释着医护工作者的初心。(记者 杨静)
(编者注:原文标题为《以平凡书写伟大 用初心守护生命》)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