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凡:“爱心大哥哥”13年坚持帮扶困难学生(图)

发布时间:2022-08-06 19:12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22年08月 | 查看:456次

[object Object]

人物故事:

  夏凡,男,1986年10月生,中共党员,国网孝感供电公司团委书记。自2009年至今,他奔走在各类公益活动的路上,投身孝感大悟县红畈村乡村振兴工作,累计捐赠21万元,直接帮扶500多名学生;走访了云南、湖北的贫困山区20多所民族学校,帮助4个少数民族孩子重返校园,创办2所“儿童之家”,志愿服务时数10841小时。他还创建了“爱心大哥哥”志愿团队,成立“夏凡爱心基金”。夏凡曾获得第十三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湖北省岗位学雷锋标兵、湖北省“向上向善”好青年等荣誉,其所带团队荣获“全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

  帮一把 能改变他们的命运

  2009年,云南省遭遇50年来少有的极端干旱。彼时,夏凡还是一名大三学生,课外在校青年传媒中心工作,对社会新闻格外关注。一则云南大理弥渡县因严重缺水,导致当地多所学校学生生活受困的新闻让他深受触动,当即产生了一个质朴的念头,“一定得帮帮他们”。

  随后,夏凡通过一位大理籍学弟联络上当时在德苴乡多依完全小学任校长的禹映海,他那里有204名小学生。禹校长说,由于天气干旱,平时大家要到学校1.5公里外的地方取水。“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打一口井,修水窖。”

  修一个水窖大约需要6000元,这对经费紧张的学校而言,是个不小的困难。为了筹集资金,夏凡在校园里发起了“为了让干旱灾区儿童喝上水,请你捐出10个矿泉水瓶”的倡议,还联络附近的高校一同参与。短短一周,他和同学们就收集到矿泉水瓶2万多个,卖掉后筹款3800多元,还是不够。于是,夏凡又拿出自己5000元的奖学金,一并寄给了禹校长,为学校新建了一座水窖、铺上了水管。

  禹校长传来的照片里,孩子们围在水池旁,水花飞舞。“大家笑得可开心了”,那一刻,夏凡前所未有地感受到“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幸福感。自此,他与德苴乡深深结缘。1年后,夏凡获全国信息化技能大赛三等奖,将2000元奖金悉数捐出,为山区孩子添置课外读物;再后来,禹映海调任德苴乡团山明德小学校长,夏凡告诉他有需要可以联系自己,“我会尽我所能,帮孩子们走出大山。”

  把每一笔奖金都捐给了山区

  2013年8月,夏凡研究生毕业,应聘到国家电网孝感供电公司。云南山区的孩子,始终是他最深的牵挂。他联系禹校长,“有没有成绩优秀、家庭贫困的孩子?我想帮帮他们。”于是,夏凡和两名山区孩子结成“亲戚”,每个月除了寄生活费,还会主动打电话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

  他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也勤勉努力,完成电网规划10余项,入选首届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储备人才,先后荣获湖北省第十六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湖北省电力2014年优秀研究成果三等奖等多项荣誉。每次获奖,夏凡都把奖金捐给德苴乡的孩子们。多年来,个人累计募集捐赠21万元。

  刚结婚那会,妻子不太理解他,“家境本不宽裕,你一个刚上班的年轻人,帮得过来吗?”

  “能帮一个是一个!”后来每次参加志愿活动,夏凡都会带上妻子,还把自己和孩子们在一起的照片同她分享。渐渐地,妻子开始理解了他的付出。

  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志愿队伍

  从入职的那天起,被德苴乡孩子们称为“爱心大哥哥”的夏凡,就着手组建志愿团队,让这份爱心凝聚得更大,帮助到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很快,“爱心大哥哥”志愿团队组建,开始结对帮扶大悟县。如果有志愿者愿意资助,夏凡就会把孩子监护人的完整信息发给对方,进行一对一帮扶。相较于其他帮扶方式,他觉得一对一帮扶更加稳定,也更能温暖孩子们的心。

  随着“爱心大哥哥”的故事被众人所知,志愿团队如今已扩大至104人,在大悟县设立4个志愿服务点,建起“七彩小屋”留守儿童之家。“夏凡爱心书屋”的牌子也挂在了德苴乡多依完全小学里,成为两地爱心传递的最好见证。

  2020年初,疫情突发。夏凡带着40多名志愿者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多方筹措物资。他资助过的一名云南邑郎黎族少年得知后,打来电话说:“我想把自己的生活费拿出来,买些口罩寄到孝感。”这让夏凡十分感动。一个人的爱心火苗可能很微弱,但如果微光指引许许多多的火苗簇拥发出光热,便可以汇聚成爱心的暖流,形成燎原之势。(责任编辑:刘朝灵 岳琦)

来源:湖北省文明办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