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8-08 21:17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22年08月 | 查看:615次
人物故事:
胡军娜,女,1977年9月生,中共党员,河南省漯河市源汇区水产技术推广站渔业科技推广员。从事淡水渔业技术推广工作24年来,胡军娜坚持深入基层,年平均下乡300天以上,组织各类技术培训500多场次,培训新型乡土渔业实用人才300余人,服务养殖户1100多户,创造经济效益14.5亿元,为漯河市渔业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为了研究推广渔业养殖技术,她行程60多万公里,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军娜先后荣获全国“最美渔技员”、河南好人、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农业科技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
蹲守塘头 解渔民困扰
“胡军娜就是我们鱼塘的守护神,有困惑一个电话,她就能到现场解决。”养殖户曹四兴说。
2021年开春升温后,曹四兴等养殖户因没有及时巡塘查看水质情况,导致水温回暖投喂时,不少池塘爆发鱼病。一些鱼出现“趴边”现象,还有不少鱼鱼体溃烂、长白毛,几十亩水面池鱼浮头,陆续上报发病鱼塘420亩。
养殖户们心急如焚。胡军娜得到消息后,立即赶往养殖场,从水质检测、鱼体采样、镜检,比对分析后得出结论,发病池塘鱼体患上了病毒出血性烂鳃病,俗称“鱼瘟”,这是治疗中很棘手的病害。如果不马上用药治疗,将会导致多个鱼塘的鱼在短时间内感染死亡。
随后的7天里,胡军娜蹲守在鱼塘边上,带领养殖户一起调控水质,添加微生物制剂,解毒及防应激处理,待鱼体稳定后,又进行了杀虫处理。她一天到晚奔波于各个鱼塘,渔民的问题解决了,她却熬红了眼睛,喊哑了嗓子,脚也累得抬不动步了。像这种情形,对于整日奔波在乡村鱼塘间24年的胡军娜而言,早已是家常便饭。仅此次一项,为养殖户挽回经济损失160多万元。
试水养殖 引渔业繁盛
在2010年之前,由于技术难题,渔民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养殖户不赚钱,多外出打工,全区65%鱼塘被抛荒弃养。时任源汇区农村工作委员会党委委员兼水产渔政站站长的胡军娜,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胡军娜求导师、找校友,跑遍国内主要水产市场和精养基地,了解到青虾、大口黑鲈等名优水产品市场行情较好,人工养殖前景广阔。随后,她回乡宣传发动,组织渔民开展养殖。然而,“怕”技术难学、“怕”产品难销、“怕”亏本,让当时的渔民无人敢跟着胡军娜,来试水这场养殖“运动”。
为了更好地对各种鱼苗、虾苗进行培育,试验耐药性等,胡军娜就在家里建了个简易实验室,养殖户遇到的疑难杂症她常常带回家,继续泡在实验室里反复研究试验,直到解决问题为止。为打消渔民心头顾虑,胡军娜经请示上级领导同意,选择问题比较突出的问十乡曹店村,蹲点示范推广新技术,重点推广养殖成本相对较低的崽虾幼体当年两茬养成技术。缺资金,没项目,她自费3万多元建设一栋水产温室大棚,用于青虾培育,同时选用基础设施较好的5亩鱼池进行商品虾的试验与示范。
为了使养殖户获得最大收益,胡军娜白天搞培训,晚上蹲守在池塘边。2016年夏季,在锦鲤种鱼引进、孵化、苗种培育,精选分拣的2个多月时间里,她住在池塘边,细心指导种鱼入池前渔用设施安装调试到位、亲力亲为布置种鱼孵化繁育设备、种鱼隔离池、待产池、产后修复池水质调控至最好状态,紧盯孵化出苗关键时段,细致观察苗种的生长情况,每两个小时观察一次,连续30多天没有睡一个安稳觉,端着饭碗都能打起盹来,有几次,正在吃饭时打瞌睡将饭碗掉在了地上。
为带动村民开展养殖,她积极找省水产科学研究院沟通协调,为曹位伍等3位养殖户无偿提供青虾苗种,并从清塘消毒、栽草投螺、苗种放养,到饲料投喂、水质管理、病害防治等,手把手地教他们操作。仅仅一年,3位养殖户一跃成为当时村里响当当的富裕户。在示范带动下,青虾养殖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
创新转化 受益养殖户
为了满足广大渔业养殖户的技术需求,胡军娜潜心研究渔业技术,不断技术创新,在科研方面硕果累累。渔业发展越是繁盛,胡军娜觉得压力越大。针对种鱼孵化率低的问题,胡军娜发明了一种淡水渔业杂交用孵化器,均衡平稳供氧,不会引起水体较大动荡,避免鱼卵相互碰撞,提高了孵化率;针对同一孵化环道设施容易出现水过滤装置堵塞、不方便清洗、滤网寿命短等问题,又发明了一种淡水养殖孵化用过滤装置……她还相继申报一种青虾的养殖技术和一种加州鲈鱼的养殖方法等17个专利,已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9项,其中5项专利技术在中原地区池塘养殖孵化、苗种培育、饲养设备、水质调控等环节进行全省示范推广。
2013年,为了潜心研究推广渔业养殖技术,她主动请辞局党委委员及站长职务,多方面多途径开展学术交流和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带出了一批乡土新型农村渔业实用人才,助力漯河市现代渔业产业和休闲渔业持续发展,为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及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等提供强有力技术及智力支撑。
用胡军娜的话说:“我是因为喜欢和热爱,才有了潜心研究的动力,看到养殖户们致富,比我自己富裕了都开心。”
在多年的基层一线工作中,胡军娜获得了大量商品鱼虾养殖试验与示范的第一手资料,为带动群众开展养殖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年来,她扎实推广渔业养殖实用技术,科技推广普及率达到92%以上,推广普及范围扩大到周边地市,促进区域渔业经济增收55%以上,为河南省渔业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责任编辑:刘朝灵 赵若昊)
来源:河南省文明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