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洋:豫剧传承人守信践行 坚守传统文化传承阵地(图)

发布时间:2022-06-04 16:22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22年6月 | 查看:514次

[object Object]

人物故事:

  王文洋,男,1976年6月生,中共党员,河南省新乡市戏剧家协会主席。他数十年扎根基层,为戏剧事业及豫剧王派艺术传承殚精竭虑,无怨无悔。为免于这些流派经典失传,他自费复排豫剧王派《王金豆借粮》《楼台会》《抬花轿》《必正与妙常》《碧玉簪》等;他注重年轻观众培养,在河南省内外数十所高校、中小学开展《轻轻推开那扇门》戏曲公益讲座;他自筹经费近百万元,筹建河南文化小高地——传承社剧场,让戏剧回归城市。

  誓为戏剧 倾尽一生

  2014年7月16日,81岁高龄的豫剧大师、王派艺术创始人王素君先生在收徒仪式上对王文洋说:“戏曲,是咱中国人自己的艺术,是中华民族最独特的文化符号,但是传承弘扬不易,你要用一生传承这项艺术,坚守戏剧阵地。”王文洋含泪立下誓言,当场承诺:谨记教诲,勇担传承责任,誓为戏剧,倾尽一生!

  为了改变戏曲低迷的现状,王文洋创立了全国第一家政府批准的豫剧协会。从此,他把戏剧担在肩上,放在心头,苦苦思索着传统戏剧的发展方向。王文洋意识到,戏曲的未来在年轻观众,经过深思熟虑,他自编自导了豫剧史上第一部时尚化、殿堂化的新观感厅堂版豫剧《豫韵芳华》。该剧一经上演,迅速引起广大青年观众的浓厚兴趣,很多年轻观众看后通过微博微信留言:原来豫剧可以这么美!

  首场演出谢幕,王文洋面对此起彼伏热烈的掌声,他分明感受到观众已通过他的努力感知到戏曲的魅力,想起自己的誓言,他热泪盈眶。

  举办讲座 培养青年

  就在《豫韵芳华》获得成功,王文洋准备放手大干的时候,许多不和谐的声音传来。本就在寻找突破口的王文洋心痛了,也感到过迷茫,但是想起自己在王素君先生面前立下的誓言,他又振奋精神,重拾信心。

  王文洋知道,豫剧观众老龄化已成常态,如果不吸引年轻观众,未来堪忧。戏曲从娃娃抓起,为了让青年学生从小在内心种下一粒戏曲的种子,王文洋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全省大中小学开办《轻轻推开那扇门》——王文洋戏剧梦系列公益讲座。

  截至2022年初,王文洋转战全省各大中小学举办讲座,教授唱腔身段,推崇戏曲精神。每到一处,戏曲的美和王素君先生为戏曲奉献一生的先进事迹就深深感染了广大师生,受到热烈欢迎。目前,该讲座已经形成品牌,举办近百场,直接受众数万人,网络受众数十万人。王文洋的倾情演讲受到热捧,掀起了一股校园学戏的热潮。

  矢志不渝 传承艺术

  流派是戏曲艺术的瑰宝。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流派艺术的前景让人十分担忧,为了继承弘扬王派小生艺术,王文洋做了无数工作。

  剧本,是一剧之本,但是很多王派剧目的剧本已经遗失,留下来的也是油墨打印,残缺不全。王文洋在繁忙工作之余,亲自校对剧本,并整理成电子版,让王派剧本得以保存,便于对外交流。“四功五法”唱为首,流派艺术的流传靠的是唱腔,但是只有谱子没有伴奏,不方便流传,于是王文洋先后录制了《必正与妙常》等剧目数十段伴奏。之后王文洋组织举办《一生六梦》《必正与妙常》《素心三折》《阎旦王生》王派艺术专场,将一大批王派传统和新创剧目展示给全社会,受到广大专家和戏迷赞赏和欢迎。2019年,豫剧王派经典千人大合唱《秋江》在新乡政府广场举行,现场直播吸引数十万人观看,来自英国的观众说:“豫剧王派让人得到了极大的艺术满足,我看到了民族文化的自信。”

  为了让豫剧在城市里长唱不衰,王文洋费尽心机,自筹经费近百万元在新乡创办了传承社小剧场。剧场功能齐全,格调高雅,是河南为数不多的文化小高地。除了豫剧,王文洋还热衷于话剧艺术的弘扬,他成立的话剧社联合新乡广播电视台推出了多场次演出。

  在全民抗击疫情之际,作为新乡市戏剧家协会主席,王文洋率先改编豫剧《凯旋归来再娶你》。在他的带动下,协会其他成员也积极行动,改编豫剧《全民战“疫”抗击病毒》《抗“疫”情保家乡》《战“疫”霾·胜》《致敬武汉抗“疫”英雄》等。 (责任编辑:刘朝灵 赵若昊)

来源:河南省文明办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