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5-14 11:33 | 来源:思政学者 2022-05-09 09:30 | 查看:1911次
(郑洁:重庆邮电大学教授)
领导力作为一种重要能力,是一个政党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其带领本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关键之所在。百年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的领导彰显出强大的决策力与执行力,其领导力在历史洪流中也得以不断锤炼和全面提升。当前,中国正大踏步迈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在新媒体新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对网络空间的全面领导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这关乎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面对波谲云诡的互联网“第五空间”,针对世情、国情与党情的大变化,中国共产党提升网络空间领导力,对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为此,党的网络空间领导力也成为中国共产党亟需加强的重要能力[1]。
一、中国共产党网络空间领导力的科学内涵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逐渐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独特领导体系。从建党初期的工农武装割据到抗日战争时期的陕甘宁根据地,从新中国的政治协商会议到人民代表大会,从改革开放后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一国两制”,从新时代的全面深化改革到人类命运共同体,无不彰显中国共产党卓越的领导力。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深知领导力的重要性及其作用,十分注重党员的党性修养、组织的制度建设以及理论的与时俱进。在百年风雨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坚定不移的自我革命引领波澜壮阔的社会革命,不断健全领导体系和总结领导方法,形成了强大的领导力。也正因为中国共产党具有强大的领导力,党员队伍才能从诞生之初的寥寥五十多名党员,发展到如今的九千五百多万名党员。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2]。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强大的领导力是其永葆旺盛生命力以及在国际和国内享有崇高威望的重要保障。
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为重塑政治生态,加大力度实施全面深化改革,在进行自我革命和自身建设的同时,尤为注重拓展新的领导空间,即走进网络虚拟空间,不断加强党对网络空间的领导。与此同时,随着信息化进程加速,我国社会已进入信息网络高度发达、信息传播极为迅速的新媒体时代。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力的变革,在为社会大众搭建更为便利的互动平台和更加高效的互动渠道的同时,也增加了外生资源的有效利用,与此同时,也将领导力由单向传播转化为互动式传播[3]。在新媒体环境下,各国在政治、意识形态等方面的竞争突破现实层面,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以更加隐蔽的方式相互较量和斗争。(微信公众号:思政学者)随着国内国际呈现新形势、信息化发展出现新趋势、意识形态领域显现新态势,中国共产党逐渐意识到,为适应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必须革新传统的领导方式,重建领导场域,尤其是要提升党的网络空间领导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4]。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面对新媒体环境下催生的网络空间,必须坚持和巩固其在网络空间的领导地位,以强大的领导力凝聚亿万民众的精神力量,以抵御西方不良意识形态的侵蚀,推进党的全面领导,不断提高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党建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
中国共产党的网络空间领导力有其科学内涵,了解和掌握这一科学内涵是进一步提升和增强其领导力的重要前提。由于党的网络空间领导力是传统领导力在网络空间的延伸和拓展,因此,首先要对党的领导力进行科学界定。从学界的相关研究成果来看,关于党的领导力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解读视角:一种是“能力论”,另一种是“功能论”。“能力论”认为,党的领导力包括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微观层面是指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个体的领导能力;宏观层面是指一个政党在整个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引领力、带动力和影响力。“功能论”认为,党的领导力不单单是一种能力概念,更多地表现为功能概念,主要是指利用党组织、党员干部以及党员自身的先进性,全方位影响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广度、深度的一种能力。结合互联网的特征与领导力的内涵,我们将党的网络空间领导力界定为:一个政党在网络空间的治理能力。具体来说,中国共产党的网络空间领导力,是指中国共产党根据网络环境的变化,在网络空间里对各类组织、各项事务、各项活动进行妥善处理,以确保领导过程顺畅运行而展现出来的一种能力,其内在结构包括党在网络空间的治理水平、宣传力度、服务能力、自身建设等维度。新媒体时代提升中国共产党的网络空间领导力,就必须在这四个维度上下功夫。
二、中国共产党提升网络空间领导力的价值意蕴
纵观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我们深刻认识到,坚强无比的领导力是中国共产党实现全面领导的重要前提。在新媒体环境下,无论是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还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都需要以卓越的网络空间领导力为着力点,这愈发凸显出提升党的网络空间领导力的时代意义和实践价值。
1.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迫切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5]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高新网络技术发展势头迅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给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带来极大变化,人与人之间的关联强度也得以极大提高。随之而来,人类社会衍生出更为激烈和复杂的国际竞争,甚至出现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譬如部分霸权国家借助互联网平台挑起意识形态争端,意图通过各种不良思潮不断弱化、侵蚀、以至于动摇其他国家的主权地位。世界大变局意味着世界整体发展方向存在多种可能性,主要大国希望自己能够在大变局中发挥引领作用,主动驾驭而非被动应对大变局,从而使不确定性演化为对自身有利的确定性[6]。如今,如何进行更高水平、更为有效的网络空间领导力建设,已成为世界各国需要考虑的重大现实课题。网络空间是各国竞争的重要阵地,谁在网络空间占得了领导权,谁就取得发展先机。因此,网络领导力成为身处世界大变局的主要大国之间相互竞争的核心内容,获得甚至独占在网络空间的领导权是大国的关键目标。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直秉承永不称霸的理念,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这绝不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会放弃在网络空间的领导权和话语权。相反,作为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新型大国,当今中国面临的主要问题,不是要不要重视网络空间治理的问题,而是在未来百年发展中,需要更加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问题。也就是说,要增强中国共产党在网络空间的影响力、塑造力和引领力,以牢牢占领网络这片新领域,提升党在网络空间的领导力。这样,才能在享受百年大变局带来的“红利”时,更好地应对随之而来的各种挑战。可见,提升中国共产党的网络空间领导力,既是网络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不断增强国家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2.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现实需要
网络社会作为现实社会的延伸,在网络空间中,人与人的交流互动有可能会出现无序的状况,甚至影响社会的良性运行,这就需要采用一定的手段对其进行规范,以维持网络社会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秩序的平衡[7]。因此,对网络空间实施综合治理,维护网络社会的有序发展,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实践之一。当前,国家治理现代化在迎来重大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困境与挑战。尤其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变革,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交往以及管理等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国家治理在网络空间呈现出许多新的问题,如网络政治生态恶化、意识形态话语权削弱、网络舆论失控、网络群体事件失范等,网络空间的失序将会严重阻碍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微信公众号:思政学者)因此,要稳步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前进步伐,就必须解决网络空间面临的种种困境与挑战。在加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大棋局中,中国共产党居于领导地位,是整个领导指挥体系的核心,是推动国家治理实践的领航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其网络空间领导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现程度。党的领导力强弱与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息息相关,整体上同向而行,呈现出正相关趋势,即领导力越强,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就会越高;领导力水平越弱,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就会越低。因此,要“更加自觉地防范各种风险,坚决战胜一切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和自然界出现的困难和挑战”[8]。要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当前国家治理现代化在网络空间面临的困境与机遇,增强中国共产党的网络空间领导力,将党在网络空间的领导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使党的网络空间领导力建设服务于国家治理实践,并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相吻合,从而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赢得机遇。由此可见,提升党的网络空间领导力,既是加强党的领导力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加快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现实需要。
3.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必然要求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直接决定和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性质和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党建工作的重要论述,党的领导力内容不断得以丰富,党的领导力范围被定位为“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即全面领导力,党的领导力研究也从特定的单一研究视域开始转向更为宏观纵深的全方位研究视域[9]。党的全面领导从空间上看,既包括对现实空间的全面领导,也包括对网络空间的全面领导。这里所指的全面领导,不仅包括传统意义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从互联网“第五空间”来看,还包括对网络空间一切活动的领导。然而,随着以手机、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们对新媒体的使用日益广泛和频繁,网络空间逐渐成为信息传播、观点交流、民意表达的重要平台,这也意味着网络空间日益成为各国竞争的重要场所。部分西方国家利用新媒体数字化、分众化、多元化、融合化的特点,对我国网民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与侵蚀,这在一定意义上影响了中国共产党在网络空间的全面领导。因此,要扭转这种不利局面,就必须提升党在网络空间的领导力。因为卓越领导力是中国共产党取得成功的核心特质,只有当党的网络空间领导力得以提升,党在网络空间的公信力、号召力、引领力得到网络民众的认可时,中国共产党才能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才能引领全体网民积极、自发地抵御西方不良思潮的影响,捍卫自身在网络空间的领导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方位、全领域的全面领导。因此,提升党的网络空间领导力既是时代所需,也是坚持和巩固党的全面领导的必然要求。
三、中国共产党提升网络空间领导力的实践进路
进入新时代,提升中国共产党在网络空间的领导力,是维护党的全面领导和提高党的自身建设的重大理论课题和实践课题,也是解决新形势下面临的新情况、新矛盾的实践要求。作为世界上党员人数最多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如何在保持现有优势的基础上,通过提升党的网络空间领导力进而在世界政党竞争中展现出独特魅力,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时代课题。应该看到,提升党的网络空间领导力并不能毕其功于一役,而是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需要逐步向前推进。当前,可从中国共产党在网络空间的治理水平、宣传力度、服务能力、自身建设四个维度加强建设,以确保其成为网络空间发展的坚强领导核心。
1.改善党在网络空间的治理水平,确保政治引导力
党的政治领导力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能力和本领[10]。党的政治引导力是党的领导力的核心要素,提升党的网络空间领导力,关键是要确保党在网络空间的政治引导力。在新的时空环境下,网络空间的各种风险累积加快甚至集中显露,这对党的政治引导力造成了严重冲击。如何加强党在网络空间的治理能力,确保党在网络空间的政治引导力,成为提升党的网络空间领导力的重要任务。
其一,加强对网络空间的有效监管。新时代要严把网络平台建设的三个关口,即导向关、内容关、准入关。要加大网络立法执法力度,建立健全网络舆情引导管控法律体系,完善依法管控举措,全面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以保证网络信息的传播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进而营造生态良好的网络空间。其二,培养“新闻发言人”和网络“意见领袖”队伍。在网络空间中,要积极主动适应网络信息传播规律,培养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的“网络意见领袖”。要通过主流媒体账号集中发布官方信息,牢牢掌握网络话语权,引导广大网民树立正确的政治意识和坚定的政治立场,增强政治引导能力。其三,完善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平台信息系统。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分化、西化的图谋。要运用大数据技术的资源优势,分析网络空间中一切可能动摇党的领导地位、削弱党的政治引导力的因素。要加强风险意识,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坚持党对网络空间的全面领导,提升党在网络空间的领导力。
2.增强党在网络空间的宣传力度,确保思想引领力
党的思想引领力是指党形成新思想和新理论,并用其引领全体党员干部和群众的能力[11]。思想引领力是党的领导力的重要体现。近些年来,随着网络成为影响政党稳定的“最大变量”,一些西方国家利用其掌握的网络技术优势和话语优势,鼓吹所谓的“网络自由”,推行数字霸权和“颜色革命”[12],意图争夺网络思想阵地。因此,增强党在网络空间的宣传力度,确保党在网络空间的思想引领力,就成为提升党在网络空间领导力的关键要素。
其一,建立健全舆论引导机制,加强思想引导。堵不如疏、疏不如引。增强中国共产党官方网站的公信力,监测舆论实况;主动发声,加快网站的更新速度,及时发布最新信息;正确引导网络舆论,引导网民思想意识在主流价值观范围内健康发展。其二,搭建自由、开放、互动的网络平台,加强政党与网民之间的互动交流。不断丰富线上交流的内容和形式,合理利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党的工作方式由单一的从上而下传播转变为多元交流,增加党建网站的亲和力和影响力,建设网络舆论的前沿阵地。其三,牢牢把握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微信公众号:思政学者)抢占网络意识形态的制高点,实际是在网络空间中赢得群众、赢得民心。在保证舆论公信力、信息合法公开、言论自由的前提下,遏制网络谣言、恶意诽谤和非法信息的传播;敢于发声亮剑,严厉打击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等网络乱象,高举中国共产党鲜红旗帜,有效把控网络舆论走向。总之,网络是宣传群众、动员群众的重要阵地。要加强党的思想网络宣传力度,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增强党在网络空间的思想引领力,从而提升党在网络空间的领导力。
3.提高党在网络空间的服务能力,确保群众组织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增强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不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8]。群众组织力是党的领导力的重要要素,提高党在网络空间的领导力,就要确保党在网络空间的群众组织力得以增强。明确党在网络空间的角色定位和职能,向网民提供高质量、高水准的服务,以得到网民的信任和拥护,使党的网络空间领导力得到持续提升。
其一,转变党员干部传统服务观念。在网络空间,党员干部是服务网民的重要主体之一。互联网时代的党员干部要切实增强互联网思维,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牢固树立宣传群众就要宣传网民、联系群众就要联系网民、服务群众就要服务网民、走好群众路线就要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的意识,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不断提高通过互联网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拓展网上群众工作新领域。其二,拓展在线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功能。顺应时代的发展,把线下的“全程代理办事制”搬到网上,公开办事服务流程,遵循便民、公开、依法、高效的原则,为网民提供办事服务。在提高办事质量与效率的同时,在网民心中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以提升党在网络空间的领导力。其三,积极发挥网络问政功能。网络问政是新媒体时代的产物。党的领导干部对网络空间呈现的社情民意要积极关注和高度重视。通过不定期开展网络调研问政,及时采集、综合分析网民关心的问题,从分析的数据中发现网民亟需解决的问题,从而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为网民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水平,以深化党群关系。总之,随着中国共产党在网络空间的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党与网民之间的联系会愈加密切。
4.加强党在网络空间的自身建设,确保社会号召力
对于一个政党而言,社会号召力体现为“一个政党各个社会群体和各种社会力量,围绕着共同的价值理念、政治目标和社会愿景团结起来并付诸行动的能力”[14]。社会号召力是党的领导力的集中体现,且党的自我革命与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党的社会号召力,尤其是网络党建的发展,使得党在网络空间的社会号召力得以极大增强。因此,提升党在网络空间的领导力,就要确保党在网络空间的社会号召力,不断加强党在网络空间的自身建设。
一方面,积极探索网络党建新路子。传统党建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新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需要,当前,要立足网络大国的实际,以现代信息平台和信息网络为载体,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推进网络党建和智慧党建,加大党建人才和财力投入,加强党员干部的常态化、持久化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制定有效措施培育党员干部网络空间领导力。要在各种领导力训练营、领导力论坛等平台对党员干部开展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党员队伍素质,确保党在网络空间的先进性。另一方面,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占领网络阵地。毛泽东曾说过,“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15]。加强中国共产党自身的网络化和数字化建设,是巩固党在网络空间的领导核心地位的关键一环,是对党进行数字化改造,把支部建在“网上”,把支部建在“云上”,推进网络党建、智慧党建,从而适应网络空间发展的需要。要有序扩大党员在网民中的合理占比,在网络空间充分发挥党员网民的先锋模范作用,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16]。提升中国共产党的网络空间领导力,是党主动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应然之举,是党勇于自我革命、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的有效路径。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上,只有结合整个新媒体环境与网络空间发展状况,秉承“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工作理念,积极作为,使网民高度认可党的领导,才能保证中国共产党在网络空间的坚强领导。只有过了互联网这一关,让党的主张成为网络空间最强音,才能赢得民心、赢得互联网、赢得未来。(责任编辑:宋燕)
参考文献:
[1]臧超,徐志坚,刘畅.形象印象魅力——网络领导力的三重维度及提升路径[J].中国领导科学,2019(5):44-46.
[2][16]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2).
[3]林禹杉.新媒体环境下领导力的建构与实践应用[J].现代商贸工业,2018(12):91-92.
[4][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36,538.
[6]王存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国共产党外交领导力[J].世界经济与政治,2020(5):4-22+154-155.
[7]王扬.提升新时代领导干部网络综合治理能力[J].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2019(1):60-64.
[8][1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13,51-52.
[9]郭一宁.党的领导力研究十年:回顾与展望[J].领导科学,2020(2):10-13.
[10][11]胡月星,李茜.中国共产党领导力的"四梁八柱"体系及其可视化呈现[J].领导科学,2019(20):4-7.
[12]倪明胜,李清华.走出"网上群众路线"新天地[N].光明日报,2013-11-03(7).
[14]古琳晖,叶念.不断增强党的社会号召力[N].解放军报,2019-03-20(7).
[15]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62.
(文章选自《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2年1期)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