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5-08 12:44 |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2022-05-07 18:54:23 | 查看:768次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田国垒 通讯员 孙祯 葛红普
“把撂荒的土地利用起来,用新型技术改造传统农业,让乡亲们共享乡村振兴成果”。这是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枣庄市山亭区龙潭家庭农场党支部书记、场长袁权的初心和梦想。
今年33岁的袁权,是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娃。2012年,大学毕业后的他在郑州打拼,赚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2013怀着对故土的眷恋,他毅然回到家乡枣庄市山亭区城头镇,并考取了大学生村官。他争取镇里支持,流转土地150亩,创办了龙潭家庭农场,走上了返乡创业路。山亭区龙潭家庭农场也成为省内第一家具有独立法人主体资格的家庭农场。
万事开头难。创业之路从来都没有捷径,特别是农业更是充满了艰辛。创业初期为了加快工作进度,无论是大棚搭建还是苗圃栽种,袁权都是光着膀子带头干。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他从不叫苦喊累。仅用三年时间,农场就建成3个生产基地,拥有200多个大棚,代管1000多亩土地,蔬菜年产量达7000多吨。
面对种植业初具规模的农场,袁权没有沾沾自喜。面对蔬菜价格不稳、供销信息不畅等问题带来的经营难题,袁权开始了新的探索,他确定了“向技术要效益”的发展理念。
在2016年的一次考察中,袁权发现种苗业务需求量在不断提升。经过多方调研他调整了发展思路,确定把发展种苗销售、推广技术服务作为新的经营方向。“我们希望通过把番茄的新品种还有种植的新技术推广给老百姓,让大家伙共同把这个事情做好,都能有不错的收入。这是我的初衷,也是我们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袁权说。
于是,在山亭区农业农村局、区科技局的帮助下,他探索了“院所指导+园区示范+基地种植+订单育苗”的全新经营模式,通过应用生态循环模式生产的堆沤肥料、水肥一体化、物理和生物防治病虫害等生态栽培技术,每亩减少农药投入100元、减少肥料投入500元。农场先后被评为国家级蔬菜标准园、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和省级科普教育示范基地。
创业成功的袁权,始终不忘初心,把乡村振兴、富民惠民的责任扛在肩上。农场成立了党支部,培育以“红心向党促发展·党建引领助振兴”为主题的“红小番”党建品牌,不断增强党员聚合力、发展新动力、农业新活力,为助推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现在的龙潭农场吸引了13名大学生共同创业,拥有农业产业工人25名,建成各类蔬菜大棚150亩,高标准育苗设施35000平方米,年产绿色蔬菜1000多吨,培育番茄种苗2200万株,帮助农户每亩蔬菜类土地增收4000余元。
十年时间,袁权的农场已形成番茄标准化种植、工厂化育苗、新品种新技术研发三大板块,年产值实现1412万元。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